约6730字。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张国生
说明:这一课上得比较“平”,甚至还有点“碎”,没有什么奇峰突起、立异标新之处,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平时怎样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进行语文训练,免不了字斟句酌,免不了咬文嚼字,这可能没有什么“趣”,但对学生来说是切实需要的。在求“活”与求“实”的问题上,我还是首选求“实”。其实我多数的课都是这种风格,想来大家也是。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
师 提一个问题:中国谁取得的学位最多——就是博士、硕士之类?
生 鲁迅。
师 瞎猜。鲁迅留学日本7年,什么学位都没弄到。
生 ……胡适。
师 猜对了,是胡适。得了多少个学位?
生 两个……三个……10个。
师 都不对。是35个,博士学位。
生 哇!
师 中国第一,世界范围内也没听说谁有这么多——也许老师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当然大多数是各国名牌大学赠送的“名誉博士”。
生 名誉博士不是真正的博士吧?
师 那你说两者哪个成就高。
生 ……肯定是名誉博士喽!
师 这就是胡适(照片)。胡适(1891~1962)字适之,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胡适故居照片),1891年出生于上海。(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照片)幼时就读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1904年(13岁)赴上海,入梅溪学堂、中国公学等校。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留学时期照片)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和李大钊、陈独秀主办《新青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极大。(北大时期照片、新青年图片)
1938年出任驻美国大使(照片),抗日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照片),1949-1957年旅居美国(在纽约照片)——因为大陆解放了,共产党不喜欢他,50年代还组织过对“胡适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当然他也不喜欢共产党,大陆是不能呆的。
生 (插话)去台湾了。
师 没有。因为国民党也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国民党——他提倡个性自由,主张民主啊、人权啊,结果两党都不喜欢他,他两党都不喜欢(笑),只好旅居美国。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影响太大了,蒋介石想利用他。1962年病逝于台湾。(照片)你看,多有风度!
师 胡适一生著述宏富——注意“宏富”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 著作很多,而且规模宏大。
师 对,著作等身啊!——胡适一生著述宏富,在多方面有巨大成就。1917发表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文学改良刍议》; 1920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最早的话剧《终身大事》——这是三个第一呀!他在《红楼梦》研究中创立了新的学说,被称为“新红学”的代表。后40回不是曹雪芹所作,就是他第一个发现的——四个第一了。他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著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胡适著作图片10幅,设置效果次第出现)这是胡适墨迹(2幅):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书法家啊!我们课本前面的彩图,也有胡适墨迹,打开看看,写的是什么?
生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师 有一句名言——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断定,胡适这位大师的身后,一定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下面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师 请你先预习课文,多读几遍,在明天老师正式讲课之前,完成这张作业(发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