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40个字。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者:临平一中姚永安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可”“许”“翕忽”等字词的意义。
2.通过朗读、批注等方式品味文本语言,批文入情,体会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通过“景——情(乐)——情(忧)”的逐层体验与理解,以诵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知美,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明代朱子臣说:山水朋友,性命文章,是名士本色。今天,我们就去接近一下将生命融于山水间,将真情寓于文字中的伟大文学家柳宗元,欣赏一篇他的“性命文章”《小石潭记》。
二. 朗读文章,初步感知:
1. 初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请学生个别读,同学为其纠正读音,重点强调“差互”“悄怆”等词语的读音。
2. 再读文章,做到有板有眼,疏通字义。
去掉标点,让学生读出句读,同时强调部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理解“可”“许”“差互”等词语的意思。
3. 三读文章,初步感悟。
出示朱光潜的关于节奏感的一段话,引出节奏感的重要性,学生朗读,读出轻重、缓急、抑扬、连段,配音诵读。
三. 深入文本,体验情感:
1. 梳理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感受美景;
(1)为了更好地欣赏小石潭,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柳宗元创作小石潭记时的感受,出示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 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清泉, ……”
(2)找出文中描写幽树好石清泉的语句,重点品味:
幽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