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修辞知识与文章常识梳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6 15:03:1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20个字。
中考修辞知识与文章常识梳理
梁清  杨多校
一:聚焦考点
(一)正确辨析与运用修辞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
(二)分析修辞使用的表达效果
(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四)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二、复习要点
(一)修辞格及其作用
中考修辞方法的考查重在理解运用,不是考概念本身,而是常与句子仿写、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相结合,初中阶段要掌握以下8种修辞格及其作用。
1. 比喻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具体、形象,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2. 拟人 把物当成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写物。作用: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
4. 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楚;用它抒情,能激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5.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作用: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7. 设问 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引起人们注意。
8. 反问 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的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
此外,初中语文课文还涉及借代、双关、互文、顶真等修辞格。
(二)表达方式与文学体裁
1.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1)叙述分为概括叙述和详细叙述。
(2)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五种,此外还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3)说明是用科学语言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分为事物说明、事理说明。
(4)议论,对事件或人物阐述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等类别。
(5)抒情,把感情寄托于人、事、物中,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是:叙述,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全貌有清晰的了解;描写,可使人物景色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说明,使读者获得科学的知识和道理;议论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则可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