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700字。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阳光中学正在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诚邀八年级同学一起参与。
1.(2分)小阳同学梳理了高频易错字词,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瞻仰(zhān) 赡(shàn)养 屋檐(yán) 詹天佑(zhān)
B.重幔(màn) 散漫(màn) 蔓(wàn)延 谩(màn)骂
C.天堑(jiàn) 密匝匝(zā) 遏(è)制 倔强(jiàng)
D.藏污纳垢 正襟威坐 永垂不朽 摩肩接踵
2.(2分)下面对小阳同学的活动主持稿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互联网时代,各路资讯络绎不绝地闯入人们的视野,人们惟有“慧眼识珠”才能妙手偶得,否则就可能张目结舌地迷失在信息的汪洋。②因此,青少年要提络信息的辨识、评析、利用和搜索能力。③欢迎同学们莅临“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汇报活动。
A.第①句话中加点的成语“络绎不绝”“妙手偶得”“张目结舌”均使用错误。
B.第②句话中画线的“辨识”“评析”“利用”“搜索”等四个词语的顺序排列有误。
C.第②句话的主干是“青少年提高能力”,表意与原句相去甚远。
D.第③句话中“莅临”一词是敬辞,一般用于贵宾,用在此处不太合适。
3.(6分)阅读回答问题。
小光关注了一则新闻。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曾玥)“2024数智未来:开放、共享、创新”第三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
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介绍,该报告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于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但东中西部、城乡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存在差距。
报告提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而下降;青少年网络素养与父母关系亲密程度和养育关系呈显著相关性,青少年与父母关系亲密度越络素养越高;青少年的课程收获程度以及与同络内容频率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有显著影响。
(1)请你为该新闻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2)小阳和同学看完新闻后在讨论如何提络素养,请你也提两个建议。
4.(6分)小阳运用互联网搜索了古代经典诗文,撰写了学习报告,请你帮忙补全诗句。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李贺《雁门太守行》“① , ”激励我们舍身忘我,报效祖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鼓舞我们不惧磨难,修炼成才;李清照《渔家傲》“③ 。风休住, ”召唤我们去追求理想的美好境界。
二、阅读(54分)
5.(6分)古诗鉴赏。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