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61
- 资源简介:
约6450字。
1 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语言运用)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4.深入学习修辞手法比喻。(语言运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金秋九月,美丽的校园迎来了活力满满的你们。来到了新的校园,身边的自然景物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你是否也有所发现和感悟呢?七年级文化社计划举办“我与四季有个约会”好文推荐活动,朱自清《春》一文以高票入选。请你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加此次活动,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
活动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春之彩绘师——手绘春光
学习任务二:春之朗读者——吟咏春韵
学习任务三:春之鉴赏师——品味春言
学习任务四:春之思考者——探讨春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预习检测
本次活动因名额有限,我们将通过“预习检测”的方式来发放门票,成功通过检测的同学将获得入场资格。
(1)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诗文集《踪迹》等。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绿》等。
对朱自清其人其文的评价
郁达夫:“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叶圣陶:“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
(2)文体知识
散文
定义 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叙事、抒情类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特点 形散神聚 “形散”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聚”指散文所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又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类别 记叙散文 以记人、叙事为主。
抒情散文 以抒发感情为主,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情感和意愿。包括写景散文、托物言志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