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00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要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下面是小杜同学在活动开场时致辞的文稿,请你帮忙补充。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获取了丰富的精神力量。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理解了科学家为祖国jū A 躬尽瘁的追求;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沉炽热的挚 ① 爱之情;读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我们学习着众人修葺 ② 小茅屋的雷锋精神;读许晨的《“蛟龙”探海》,我们震撼于深潜员在浩hàn B 无际的深海中劈波斩浪的非凡勇气。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在标有①②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拼音。
①______ ②______
(2)语段中标有A、B的两个横线处应该分别填写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A. ______ B. ______
【答案】(1) ①. zhì ②. qì
(2) ①. 鞠 ②. 瀚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挚爱:zhì ài,指真挚地爱,在文段中指作者对故乡发自内心的、深厚的热爱之情。
(2)修葺:xiū qì,指修理(建筑物),在文段中指众人对小茅屋进行修缮整理。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鞠躬:jū gōng,指弯身行礼,也可表示恭敬、谨慎,在文段中指科学家为祖国恭敬勤勉、竭尽心力的态度。
(2)浩瀚:hào hàn,指水势盛大,也可形容广大、繁多,在文段中指深海广阔无边的样子。
2. 下面是小语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稿,她不小心打乱了其中几处语句的顺序,请你帮她重新排序,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通过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断提升自身 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②年轻人汲取其中的养分
③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④优秀传统文化将激励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追求卓越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排序。
结合“通过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这一前提可知,语句需围绕“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展开。
②句“年轻人汲取其中的养分”明确了主体“年轻人”及直接行动,承接前提,同时“其中”指的是开头的“传统文化”,故应为首句;
①句“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是“汲取养分”后的直接收获,紧承②句;
③句“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中“从而”表递进,是在“提升修养”基础上的更深层影响,承接①句;
④句从传统文化对年轻人 长远激励角度总结,说明其在学习工作中的作用,作为结尾恰当。
由此可知,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
故选C。
3. 小文要交流学习课文的收获,她所准备的发言内容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忙选择。( )
A.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作品,文章不仅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更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B. 《老山界》是当代作家魏巍的作品,文章记述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展现红军这支坚强的革命队伍的风貌,赞扬他们克服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C. 当代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如瀑布的景象,花儿由衰转盛,使作者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D.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讲述了女领航员被困地心,通过传感眼镜最后一次感知世界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老山界》的作者是陆定一,而非魏巍;
故选B。
4. 小古同学记录学习古诗文的感受,写出以下文段,请你帮他补充其中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古人常在诗文中寄托自己的情怀与志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斯是陋室,①________________”展现自己身居陋室、怡然自乐的心境;《木兰诗》中,“②______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表现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决心;杜甫在《望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