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二首》习题
- 资源简介:
约3570字。
6 中国当代诗二首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黄陂/皴裂 精湛/绽裂 吭声/引吭高歌
B.眷属/卷轴 依偎/煨汤 露宿/原形毕露
C.开辟/劈叉 僻静/譬如 渐染/循序渐进
D.情愫/塑料 渎职/疑窦 垓下/惊涛骇浪
解析A项,pí/cūn,ēnɡ/hánɡ;B项,juàn,wēi,lù;C项,pì/pǐ,pì,jiān/jiàn;D项,sù,dú/dòu,gāi/hài。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
③萨缪尔•贝克特所写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戏剧主题晦涩,让读者不忍卒读。
④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鲁迅通”,只要让他开设《鲁迅作品选讲》,他就会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学生沉醉不已。
⑤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作者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被创作出来。
⑥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因为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激浊扬清才能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④⑤⑥
解析①“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望文生义。②“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此处成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③“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成语使用错误。④“头头是道”,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⑤“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使用正确。⑥“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使用正确。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泥石流多发的地区特别是地质地形特殊的山区,当遇到有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时,尤其是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B.《战狼》系列突破了以往军旅战争片的局限,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模式上都进行了成功探索,为未来同类题材电影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C.现在,由创新开启的新引擎已经点火,新的动能也已经在积聚,勇敢拥抱变革,把握发展主动权,必将开辟发展新局面,迎来转型升级。
D.近年来,全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构建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围绕中医药产业为核心,同步带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大发展的腾飞之路。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尤其是有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时”。C项,成分残缺,“迎来”后缺宾语“新时代”。D项,“围绕……为核心”句式杂糅,可将“围绕”改为“以”或删去“为核心”。
答案B
4.下列六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这却是一个社会日趋世俗化、传统的道德理想趋于崩溃的时代 ②进入了他生命中最后的过程和诗情最灼热的燃烧状态 ③在这种情况下海子像一颗诗坛上熊熊燃烧的行星 ④童年起接受的中国乡村道德教育和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精神教育 ⑤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 ⑥在海子那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