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33
- 资源简介:
约4620字。
《声声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分析叠词的作用。
3、分析词中意象,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4、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词中意象,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四、教学方式:
对比阅读教学、探究学习
五、 课时: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中,我们会在某一刻感到怅然若失,感到心无定所,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我们有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凄凉,也会有孤独、寂寞,无处话悲凉的苦楚,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当所有的这些感情夹杂在一起时,又该如何抒发呢?今天,我们来欣赏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声声慢》,看这位词人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体验。
词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品读提示: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抓住词中意象来品读
(一) 、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生齐读)
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语速、语调、感情,在词中标出“轻重缓急”。现在大家按上面的要求把这首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二)、叠词鉴赏
婉约词抒情婉转含蓄,主要使用间接抒情的手法,但在这首《声声慢》中直接抒情手法的使用使词人的情感哀婉中突显一层悲戚!请大家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