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活页规范训练(3份)
- 资源简介:
共3份。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5分)
A.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解析 B项“有”通“又”;C项“生”通“性”;D项“ ”通“煣”。
答案 A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5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 A项“博学”,古义是广泛地学习;今义是学识的渊博。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答案 B
3.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5分)
A.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 A、B、C三项均为兼词“于此”的意思。D项为语气词。
答案 D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5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解析 A、C、D三项均是名词作状语,B项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B
5.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5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 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判断句。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9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耻”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5分)
A.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孔子师郯子、苌弘
C.稍稍宾客其父
D.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解析 A、B、C三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是故无贵无贱(无论,不分)
B.小学而大遗(丢弃)
C.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身体)
解析 D项身:自己。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5分)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吾未见其明也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其可怪也欤
解析 A、B、C三项为代词。D项为语气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反问。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5分)
A.其贤不及孔子师不必贤于弟子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
C.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
解析 B项副词,更加。A项名词,才能/形容词,高明。C项名词,道理/名词,风尚。D项名词,老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答案 B
5.介词“于”的意义较多,常见的有:从、在、向、对、对于、比、被等。对下列各句中的“于”,分类正确的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跋涉(bá) 狭隘(ài)
熟悉(xī) 要挟(xiá)
B.闲暇(xiá) 斑斓(lán)
慰藉(jiè) 麻痹(pì)
C.戕害(qiānɡ) 符箓(lù)
钥匙(chí) 恢宏(hónɡ)
D.遐迩(ěr) 斑驳(bó)
锁钥(yuè) 孤僻(pì)
解析 A项挟xié。B项痹bì。C项匙shi。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5分)
A.闲瑕 遐迩 锁钥 怪癖
B.孤僻 癖好 斑斓 慰籍
C.沉溺 沉缅 缅怀 跋涉
D.戕害 斑驳 斑斓 骁勇
解析 A项瑕—暇。B项籍—藉。C项缅—湎。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5分)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B.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C.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
D.在数千年来汗牛充栋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
解析 D项“汗牛充栋”不能修饰“语言”。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5分)
A.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C.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