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28 22:52: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50字。

  《声声慢》导学案
  【学习总目标】
  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感悟《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愁”情及其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老师用)
  【学习目标】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提高审美情趣。
  3.初步感悟作品所达到的重现凄凉情境和凄愁情感的抒情效果。
  【自主学习】
  一、巩固旧课
  1. 背默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此词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无忧无虑  的生活和   闲适   的心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乐 ”  。
  二、进入新课
  1.诵读《声声慢》。
  2.这首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句话直接传达出了这种感情?并指出词眼所在。
  答:这首词写了李清照南渡后的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    愁苦   感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传达了这种感情。“愁” 是该词的词眼。
  三、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   婉约       派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        。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2.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3.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如 《醉花阴》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含蓄深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如  《菩萨蛮》  、  《武陵春》  、《声声慢》等。《声声慢》是李清照震动词坛的名作,作者也因此被誉为  婉约派正宗  词人。
  4.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háng本色”,“词家二李”指的是   南唐后主李煜   和    南宋时期的李清照    。清代王士嫘léi将号易安居士李清照)与
  辛弃疾(字幼安)   并称为“济南二安”。
  四、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