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诗两首》课时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3630字。
2010粤教版《南朝诗两首》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栖川怍渊沉( ) (2)卧疴对空林( )
(3)祁祁伤豳歌( ) (4)白日丽飞甍( )
(5)泪下如流霰( ) (6)谁能鬒不变(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薄霄愧云浮 ; (2) 卧疴对空林 ;
(3) 初景革绪风 ; (4) 索居易永久 ;
(5) 喧鸟覆春洲 ; (6) 佳期怅何许 ;
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2)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3)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4.《登池上楼》一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略作分析。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10题。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悠远的鸣声)
B.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为了禄位而死去)
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揭开帷帘,打开窗子)
D.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保持节操)
6.请选出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7.请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仗着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8.诗的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9.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10.《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