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同步练习2
- 资源简介:
约4180字。
《乡土情结》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眷恋(juàn) 连缀(zhuì) 辜负(ɡū) 雨雪霏霏(fēi)
B.巍峨(wēi) 欷歔(xī) 翘首(qiào) 安然无恙(yànɡ)
C.悠邈(miáo) 低徊(huí) 谪居(zhāi) 小人所腓(féi)
D.发轫(rèn) 寥落(liáo) 搭讪(xiān) 忐忑不安(tè)
提示:B项,“翘首”的“翘”应读“qiáo”;C项,“谪居”的“谪”应读“zhé”;D项,“搭讪”的“讪”应读“shàn”。
答案:A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纶 离乡被井 苍茫 费尽心机
B.静谧 糜使归聘 焦燥 萍飘四方
C.悠藐 悲欢离和 惠赐 繁华酥骨
D.潦倒 概莫能外 筏船 粉身碎骨
提示:A项,纶—伦,被—背;B项,糜—靡,燥—躁;C项,藐—邈,和—合。
答案:D
3.调整下列句子画线处错误的语序。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丝一缕,一时一俗,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调整为:
提示:先把同类的归在一起,再排出大类的合理顺序。
参考答案: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
4.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扣住“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概括。
参考答案: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5.文中一连用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提示:人一离开乡土,就“失根”就“因风四散”,渲染了游子的孤苦无助。
参考答案:“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