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张,教案约4140字。
《声声慢》教案
黄强
导入:“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说的是谁?(问:怎么看出来的?)就是李清照,一位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清照,走近她的内心世界,来学习她的《声声慢》。
一、 作者简介(明确)
展示:ppt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二、解题 :慢 就是慢词表示长调,语气比较舒缓。
三 、对于这部作品,我们高一的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呢,请看
(打开课件:学习目标: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感受形象、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同学们,对于任何文章(包括诗词)都应该有由相识到相知的过程,
(相识就是:写正字形,读准字音,了解词意。)
现在做一下相识的工作:
这里我有一点要求:在阅读中拿起笔来,在思考之后还有疑问的地方用笔墨圈划起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吟诵,可以默读。(要积累字词)
总结:大家都很认真,有的在圈划,有的在吟诵,大家读积累了什么知识?(可以是字音,词语,句意。)
如果没有---------我来检查一下:
对课文字词有相当信心的同学请上台!(片刻,上了两个,教师有点名了一个,共三个同学上台,拿粉笔,站定)
考查1、“雁”的字形 2、“损”的字音 3、“这次第”的词意。
老师点评:注意到三个同学都有下去时检查的好习惯,这可是好习惯哪。一个同学“雁”字只有一个单人旁,一个同学“损”却有转舌音。“这次第”的词意都做对了。看来,错误常在平常处啊,诸位,要警惕啊!
师:落实了字词知识后,我们就有了深入的朗读的基础了。打开课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
先同学自己吟读,(再次打开“二泉映月”音频做背景音乐),
明确: 找两位同学 来朗读 指出优缺点!!
三点期待:感情融入诗词、抑扬顿挫,还要有诗词的韵味—拖腔托调
总结:先自己评点(语速,语调,轻重缓急,韵律,感情),后然让同学评点。再让同学诵读。
过度:你读过之后,这首词给你怎样的感觉,第一印象。
生:凄惨凄惨。
教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生:惨。凄。。
教师:一个字――愁(板书)。课文最后讲的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通篇都是写愁的,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结合她的身世、生平来谈谈。五、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这就要知人论世!
“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早年生活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郁凄怆。(《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名篇之一。补:是她在遭受一连串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