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9月份月考试卷,本试卷重视基础,测试能力,答案详细。
共21小题,约4970字。
六安市双河中学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安徽省六安市双河中学 邵明
(人教版必修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
一、选择题 ( 3分×10=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百舸(gě) 颓圮 (tuí yǐ) 荡漾 (yàng) 橘子洲(jú)
B. 彳亍(chì chù) 纤绳 (qiàn) 深邃 (suì) 岁月稠(chóu)
C. 屏息 (bǐng) 漫溯 (shuò) 青荇(xìng) 怅寥廓(liáo)
D. 漪沦 (yī) 火钵 (bō) 忸怩(niǔ nì) 竞自由(jì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寥廓 沉浮 笙萧 招摇 B. 融合 挥斥 寂寞 开垦
C. 汹涌 干躁 喧响 屋檐 D. 枯槁 竞争 疲惫 凌侮
3.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 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 ,经过橘子洲头。
C. 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 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 向北流去。
4.下列对《雨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忧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 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而为一,构成一幅凄美的意象。
5.《再别康桥》中有些精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清泉 ”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说明了诗人在康桥曾有自己的梦想。 B.“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赞美了康桥的秀美。
C.“寻梦”“撑一支长篙”,说明美好的理想像长篙一样远长。
D.“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依恋康桥的深厚感情。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B.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除了《再别康桥》外,他写的《海韵》、《沙扬娜拉》也较出名。
D. 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要求,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强烈的感情抒发了对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乳母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B. 在诗歌中,除了“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这些意象在阐释着大堰河的贫困外,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C. 艾青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D. 大堰河给世界的是元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她的一切一一从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