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语文科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11 21:01: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350字。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
  语文科试题
  说明:1.全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姓名、班别、考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2)知不足,                 ;知困,                 。(《虽有嘉肴》)
  (3)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请将《木兰诗》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                 ,军垦天山,大业辉煌舒望眼
  下联:五旬开盛典,功昭瀚海,红旗招展忆从头
  (7)六月流火,分别在即,李老师为同学们临别赠言:进入高中后,希望大家能保持对学习的激情和热爱,“                 ,                 (孔子《论语十二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记住“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你的老师们永远在母校等你回来!
  2.一些同学常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中的“烽”误写成“锋”,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烽”。(2分)
  知识卡片
  《说文解字》对“烽”的解释:“边有警则举火。”
  《新华字典(第10版)》对“烽”的解释:“烽火,古时边防警报的烟火,有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守卫的人就点火相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俗话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能让舞者抛弃所有(1)zìcán xíng huì的念头和矫揉造作的姿态,展现自信的雄姿。英歌舞流行于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特别是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陆”,即潮阳、普宁、惠来、陆丰等地。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潮汕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            为英歌舞,成为潮汕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当地民众            的文化追求。
  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国家非遗普宁英歌传承人陈来发的舞队正在潮州牌坊街进行展演。小“时迁”手执长蛇,动作(2)qiú jìng,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正如诗中形容“股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其余舞者们旋转似流苏,搏击如猛兽,只见两根英歌槌在他们的手里舞得(3)wǎn rú穿针绣花般灵巧,深深震撼了在场观众。他们的脸上涂了色彩不一的油彩,或点额抚臂,或张目嗔视,行步舞姿无不惟妙惟肖,现场响彻云霄的掌声就是对表演者的由衷赞赏。作为“出圈”代表,英歌舞无论形式还是精神,都充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看似粗犷豪迈的肢体变化之中,寄托着潮汕人细腻赤忱的家国情怀。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zì cán xíng huì(    ) (2)qiú jìng(    ) (3)wǎn rú(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进化 矢志不渝 精粹 B.进化 根深蒂固 荟萃
  C.演化 根深蒂固 精粹 D.演化 矢志不渝 荟萃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根据民间艺人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B.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源自明代。
  C.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D.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于明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材料一】
  5月18日,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一位位来自全国电力行业的技术骨干、劳动模范等电力行业的杰出代表走上讲台,参加“传承工匠精神 技能强国有我——电力工匠进校园”活动,与师生们零距离接触,让大家更加直观、深入地领会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中心等共有来自主、分会场的60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电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唱响劳动最光荣的主旋律,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同时创新思政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激励引导青年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材料二】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