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8 20:23: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230字。

  2024届模拟试卷(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互联网上的社区都是自愿形成的,在人们具有寻找头脑相似的伙伴的倾向的作用下,这些社区往往成为同质性的。它们由此被称作“兴趣社区”。非常符合盖茨在《未来之路》中的描述:
  我们确信我们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独一无二的能力,找到同好者社区。加入电子社区的人越多,社区对成员来说也就更有价值。全球大多数滑雪爱好者都会成为滑雪电子社区的成员……当所有的人都从事与你相像的锻炼项目时,你自我意识的东西会减少。
  在自我意识减少的同时,你也就掉进了互联网最具诱惑力的幻象之中:在特别营造的小天地之中得到虚假的保证,仿佛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再存在。这就是网络的“回声室效应”: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
  所谓“回声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网络空间里,如果你听到的都是对你意见的相类回响,你会认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从而扭曲你对一般共识的认识。此一效应的存在常常同信息选择密切相关:个人总是倾向于接受协调性的信息而避免那些会带来不协调认知的信息。
  如此回声室的存在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媒介当中对批判性对话造成重大障碍。在线讨论的参加者会发现,讨论的结果并非开放性地吸收对话其他方的可取的观点,而常常只导向己方信念体系的进一步增强。回声室效应也可能影响对网络上的大众的语言和文化变化的认知,因为个人仅创造、体验和漫游那些符合其世界观的虚拟空间。
  网络杂志《沙龙》的专栏作家安德鲁•列奥纳德在回顾了自己被“回声室效应”痛苦误导的经历之后说:“让我不安的,不是在互联网上用谷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容易性,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心态的方便性。”在这样的“回声室”中,人们只需链接到他们喜欢或意见相同的人,只会阅读他们热爱读或完全同意的东西,那么,又哪里还会有公共领域存在?
  马歇尔•范•阿尔斯泰恩和埃里克•布莱卓夫森在一篇重要的论文中,显示了互联网可以把头脑相似者的甚至是微弱的偏好发展成同质的小团体,其内部交往大大超过群外交往,他们把这一情形称为“赛博空间的巴尔干化”。这种情况如果不加遏制,会导致“族群政治”和“议题政治”的出现,剥蚀大部分公民应该拥有的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
  同质社区的增多不仅减少了跨群体的社区,造成了政治分裂,而且它还加剧了调和多样化的利益和世界观的困难程度。政治学家凯斯•桑斯坦从十几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群体极化”的概念: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协商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摘编自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有删改)
  材料二 
  破解信息传播中“回音室效应”,不仅需要媒体从技术层面进行调整,也需要公众从多个角度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进而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保证对现实社会的认知更加客观、准确。
  在技术层面上,扩大信息偶遇的几率与范围能减少“回音室效应”的负面影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不仅提出了《我的日报》的概念,也提出了有助于消除“我的报纸”负面影响的“我们的日报”的构想:即通过“我们的日报”,我们会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兴趣社区”符合盖茨在《未来之路》中的描述,原因之一是这些社区往往具有同质性。
  B. 在自我意识减少时,我们会得到虚假保证,使得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再存在。
  C. 批判性对话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媒介当中,受到回音室的影响,这与个人世界观有关联。
  D. 要保证对现实社会的认知更加客观、准确,要从技术层面调整,也需公众提升媒介素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安德鲁•列奥纳德的话语深刻地点出了“回音室效应”可能存在的弊端。
  B. 马歇尔和埃里克的观点表明要警惕“族群政治”和“议题政治”的出现。
  C. 尼葛洛庞帝提出构建“我们的日报”的设想,属于技术层面进行的调整。
  D. 凯斯•桑斯坦建议采用“公共论坛原则”,目的是要提高信息筛选效率。
  3.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回音室效应”的是(   )
  A. 每当重大公共政策出台:总有一批标题“夺目”、理解片面的文章泛滥于网络平台而阅读转发者甚众。
  B.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C. 微博上,关注比较正面的动态消息会生成更多正面的内容,相反,关注负面的动态消息会导致生成更多负面的内容。
  D. 在网络上发酵的“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中,人们总倾向于接受带有个人偏向的信息,从而引发众多错误的舆论。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推断不恰当的是(   )
  表一:舆情主题中育儿、社会、科技和对照组回音室比较
  [对照组(control group)是指实验对象中一个被随机选择的子集,其中的个体没有特殊待遇。需要对照组的原因是:没有对照组,就没有办法确定这样的操作或是某些其他变量(或几个联合变量)是否产生了作用。]
  表二:舆情主题中育儿、社会、科技、对照组回音室成员数量
  事件 回音室成员数量
  最大值 平均值 中位数
  育儿 227 38 25
  社会 438 38 23
  科技 245 35 23
  对照组 121 21 15
  A. 每个舆情主题下形成的回音室数量均约为对照组回音室数量的1.5倍,说明“回音室效应”作用明显。
  B. 三个主题事件的回音室数量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社会类数量最多,育儿次之,科技最少。
  C. 从事件所形成的回音室成员数量来看,三类主题回音室的最大值、均值、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
  D. 舆情事件在传播中参与回音室的用户数量更多,所形成的回音室也更大,会导致同质社区的减少。
  5. 下面是安徒生知名童话《皇帝的新装》故事叙述,被嘲笑的皇帝陷入到了与“回音室效应”相似的境地中。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皇帝被欺骗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问题的发生。
  一位奢侈而愚蠢的皇帝每天只顾着换新衣服,一天王国来了两个骗子,他们声称可以制作出一件神奇的衣服,这件衣服只有圣贤才能看见,愚人不能看见。
  骗子索要了大量财宝,不断声称这件衣服多么华贵以及光彩夺目。被派去的官员都看不见这件衣服,然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愚昧”,他们都说自己能看见这件衣服。皇帝也是如此,最后他穿着这件看不见的“衣服”上街游行,只有一位儿童说:“他什么也没穿啊!”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我们会得到虚假保证,使得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再存在”错误,原文是“仿佛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再存在”,并非“使得”。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罢盖新房
  安晓斯
  沁水湾人,管收完麦子叫“麦罢”。麦收前,许多人家都要打地基,准备麦罢盖新房。李玉梅家麦罢也准备盖新房,和张铁山的打夯队联系了,排到初六那天,才轮到给她家打夯。
  盖新房在沁水湾是大事,一大早,张铁山就用架子车推着一盘石夯过来了。
  玉梅今天也穿上了大红对襟外套,长长的头发用一根细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