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男怨女,孽海情天——分析《红楼梦》的丫鬟们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80字。
痴男怨女,孽海情天——分析《红楼梦》的丫鬟们
【教材分析】
《红楼梦》中描写的丫鬟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的个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于是选择了四位“大丫鬟”进行赏析。四位丫鬟分别有不同的主人,她们身上既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又是有主人联系最多的人物,因此分析她们的形象同时也会涉及主人的相关事件,有利于贯穿整本小说,达到“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热情,每个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设计了以演讲的形式进行人物形象地赏析。在演讲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本教学设计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总体上把握人物的特点,学会用一个字总结人物特点,平儿的“俏”、袭人的“贤”、紫鹃的“慧”、鸳鸯的“烈”。并安排学生画出心中的人物形象。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莱特”,同样,每个学生心中的平儿、袭人、紫鹃、鸳鸯样子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个教学活动是以演讲来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实践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把握鸳鸯、平儿、袭人、紫鹃的人物形象。
2.掌握演讲稿的格式并能流利地进行演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阅读习惯依赖教师划分重点、讲解人物形象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独立思考的部分比较少,因此阅读鉴赏的能力较弱,而且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中,口语表达能力更容易被学生忽略。阅读《红楼梦》这样一部文学著作,多关注常考的主要人物,对于“丫鬟”“小厮”类的人物关注较少,殊不知丫鬟在书中不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她们作为被封建统治者压迫的底层阶级,更能体现《红楼梦》的悲剧性。因此,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作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鸳鸯、平儿、袭人、紫鹃的人物形象。
2.能合作交流写出演讲稿并完成演讲。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演讲。
【学生活动安排】
1.重点阅读第3、5、6、21、30、32、38、40、46、53、56、57、61、71、74、77、82、87、98、110、111、113回等。
2.查阅与鸳鸯、平儿、袭人、紫鹃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群姑娘,她们是主子的心腹,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中坐着半主半仆的位置,过着时而欢乐、时而忧伤的生活。她们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大观园内获得一席之地。她们就是贾府的大丫鬟们。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究贾府的“四大丫鬟”:鸳鸯、平儿、袭人、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