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 约9900字。 - 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2) ,恨别鸟惊心。(《春望》)
 (3)得道者多助, 。(《孟子三章》)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5)《赤壁》中诗人大胆假设,提出迥异于常人的历史观的句子是 , 。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饮酒》的作者是东晋的 。
 3.对《饮酒》一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本文选自《孟子》,它是 家经典著作。
 5.翻译下列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论证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章结尾处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
 ②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②,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豚:小猪。②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喻众人随声传闻。③翕赫:此指轰动、惊动。
 7.解释句中加点词
 (1) 顾空桑中有土( ) (2)盲者得视(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9.“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的原因是 和
 10.下列分析本文主旨不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