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二)讲评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580字。
2023届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二)
试 卷 讲 评
考 试 三 境 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考后评析,恍然大悟)
读文万能三问:
【写什么】——景、人、物、事
【为何写】——情感或态度
【怎么写】——技巧+语言
重视语言与沟通 三种语言 语言特点 沟通对象 沟通要点
文本语言 明其深意,赏其技巧,知其效果 与作者沟通 发现问题
题干语言 察其关键,链其考点,析其文本 与命题人沟通 分析问题
答题语言 提其要点,合乎逻辑,清晰规范 和阅卷人沟通 解决问题
答题三部曲:
【考点定位】——考什么?
【答题思路】——怎么答?
【参考答案】——怎么写?
我的分丢哪儿去了?
①未读懂特定文本(文理 文法) 必须掌握哪几种文体?
②未明确题干问向(疑点 难点) 常见考点是哪些?
③未明确答题区间(落区 落点) 是否看问答题后开始?
④未明确答案布点(角度 赋分) 思维是否发散?
⑤未把握答题思路(套数 有序) 答题是够规范?
⑥未掌握答题术语(规范 醒目) 是否找掌握了专业术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必备知识】
【常见题型】
【怎么读】
1.读论述类文本经典三问: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据?如何论证?
2.注意文本的题目,弄清文本的话题。
3.用序号标好段落;
4.围绕“是为怎”思路展开文本阅读;
5.首先找到观点句,其次找到材料句+分析句;
6.大致标一下段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储量迅速降低,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包括光伏在内的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各国青睐。
②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俞洋介绍,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新型储能政策,规范了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秩序,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电站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光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利用光伏发电,波动性、随机性较大,增加了电网系统管控的难度。因此,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实现“光储一体化”的光储电站由此而生。【1A.能够有效实现“光储一化”光储电站的建成,是因为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不可再生能源储量减少,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趋强烈。】
③一般而言,传统光储电站采用的技术是“被动”的,即电站建设完成就几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光伏发电的曲线也被动地随着太阳能资源的波动呈正态分布。而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采用的是光伏跟踪系统,其改变了传统光储电站只能被动、固定接收光的模式,通过跟踪支架驱动光伏组件,实现了主动“追着”太阳跑,以获取最大的发电量。
④常州工学院博士生王书博表示,光伏跟踪系统可以实时跟踪太阳运动,并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等手段,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光伏阵列,以此增加光伏阵列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提高太阳光伏发电系统的总体发电量。
⑤除了提高发电量外,光伏跟踪系统还有许多其他优势。比如利用光伏跟踪系统,太阳能板可以随时调整角度,使光储电站不容易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1C.由于光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光伏发电是“靠天吃饭”,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另外,安装了光伏跟踪系统的光储站,还能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山地、池塘、荒地等特殊环境下灵活运转,相较于传统光他电站更具优势;光伏跟踪系统还可以安装在农光、渔光互补系统中,达成农业、鱼塘与光伏的互补,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到真正实现收益最大化。【1B.采用集成式智能技术的新一代光储电站,能对天气情况作出判断,并据此作出相应调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的主动性。】
⑥当然,新一代光储电站不是只有“跟踪”这一项本领。
⑦新一代光储电站采用的是集成式智能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转状况,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不断优化电力的调度和分配,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⑧此外,在能源预测与调度上,新一代光储电站还能够通过捕获太阳能的实时数据,判断当天气情况,根据当日天气的阴晴以及太阳光照时间的多少作出相应的调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的主动性。
⑨随着新一代光储电站的发展,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会持续提高,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也会得到更大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各地不同用电方式、不同电能负荷变化的需求,实现高效可靠的电力供应以及节能减排的巨大社会效益,为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编自《新一代光储电站:“追”着太阳要能量》,《科技日报》2023年3月15日)
材料二: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靠天吃饭”,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1C.由于光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光伏发电是“靠天吃饭”,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定位获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行正确推理判断的能力,识别选项推理谬误的能力
选项 选项表述 定位获取 理解分析与推理判断
A 能够有效实现“光储一化”光储电站的建成,是因为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不可再生能源储量减少,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趋强烈。 材料一1.2段 A (强加因果。原文为“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实现‘光储一体化’的光储电站 由此而生”。
B 采用集成式智能技术的新一代光储电站,能对天气情况作出判断,并据此作出相应调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的主动性。 材料一4.5段
C 由于光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光伏发电是“靠天吃饭”,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材料一第5段
材料二第1段
D 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新能源,将使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翻倍,给国家创造巨大的综合效益。 材料二第3段
【增分措施】
读:读全文,理出论述的核心问题、基本观点态度;
找:回归文本,找出答案所在区域;
比:比对词语、关系、结论和依据。
2.下列不属于光伏跟踪系统“跟踪”优势的一项是(3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观点的能力,分析论据与论点关系的能力
选项 选项表述 定位获取 理解分析与推理判断
A 提高发电量 材料一第3.4段
B 光储电站不易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 材料一第5段
C 光储电站在特殊环境下灵活运转 材料一第5段
D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材料一第6段 D (原文有“新一代光储电站不是只有‘跟踪’这一项本领”的提示,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推知“跟踪”优势在此 句的上文,而不包含下文的内容。)
【增分措施】
找准论点;
分析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新一代光储电站的不断建立和发展,意味着光储一体化已成为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基本趋势,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会持续提高。 材料一第9段
B 采用“被动”技术的传统光储电站,电站建设完成就几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表明其灵活性不如新一代光储电站。 材料一第3段
C 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用电量大,国家应把风光大基地建在这些地区,可以减轻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带来的压力.。
材料二第2段 C(于文无据,原文面对中东部和南方用电压力大的问题,提出“这就需要加快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以灵活调节电 源为支撑,持续扩大风光大基地外送规模和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解决办法。其次,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场地主要在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国家对风光大基地的建设是因地制宜,不存在把风光大基地建设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 可能。)
D 我国现有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体量与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支撑能力不足。 材料二第3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必备知识】
【常见题型】
【阅读方法】
读小说文本经典三问: 写了什么(人物、情节、环境)?
为何写(情感)?
怎样写的(技巧+语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四爷和他的马
李海燕
①凛冽的北风穿透四爷单薄的身体,他脸如霜雪,一手拿鞭,一手扯着马缰绳,与一匹枣红马对峙着。
②四爷一鞭子抽下去,枣红马身上又落下一道鞭痕。疼痛使枣红马不停地捯(dáo,1.两手交替拉绳。2.顺着线索追究。)着四蹄,马棚里尘横飞。
③走啊!四爷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