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怀化名校联合月考题高三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5200字。
2022-2023学年湖南怀化名校联合月考题(高三)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
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芽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开元六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再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不仅书籍的质量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在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命名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随着晏殊和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和五代时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国书院总数的2.7%,文化重心明显南移,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进入明代以后,书院就迎来了它的成熟推广期。书院的数量在明代大增。据统计,明代书院总数有2000所左右,远超唐、宋、元三个朝代的总和,分布在今天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建1699所。总体来看,明朝书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它们多被朝廷禁毁,如著名的东林书院。明代书院的分布总体上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读书的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推广阶段。
清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锢政策,担心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会撼动统治基础,严格控制书院活动,抑制书院发展,并使之官学化。顺治九年,清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创建书院。雍正十一年,清政府在各省城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剧增。绝大多数书院都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
(摘编自严国昊《浅谈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教育在党执政兴国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培养中华人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院起初是官府整理书籍、为帝王讲经说法之场所。书院的这种作用在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后更加明显。
B.到了南宋,书院成为正式的教育机构。不少书院因为教授学业有功而获得了御赐,进而扩大了影响力,其教育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C.东林书院注重教学与研究结合,与其他注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不同,其举办的多是问难、论辩等活动,有百家争鸣之美。
D.由于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自由讲学、私人创立书院之风受到抑制。不少书院受到影响,一部分成为科举考试预备中心。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其具体表现为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认同与日益重视。
B.毛主席给《人民教育》创刊号的题词语重心长,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只有教育发展起来了,整个国家才会强大。
C.实行改革开放进而同外国开展贸易、合作少不了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才作战略支撑,这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之一。
D.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资金与公共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确保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都是一脉相传的。
(3)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三无关的一项是 ( )
A.我国在校研究生对以中国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ESI热点论文的贡献率为36.84%。
B.2020年,我国普遍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64.3%,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C.研究生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D.“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研究生类高层教育人才”具备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院教育源远流长,对现在的大学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假设你们学校要创办一所书院,学习东林书院办学理念,请写出这所书院的突出特点,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葛 覃
孙 犁①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日,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爬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作者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