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30 21:09: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980字。

  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关戏曲脸谱的起源众说纷纭。董每戡认为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文身的习俗,而脸谱和文身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具有夸张装饰的特点,只是脸谱把装饰纹样涂在脸上,文身是在身上而已。也有人认为脸谱起源于面具,《旧唐书》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武功高强,但面容秀美,为了增强攻敌的威慑力,他经常带着假面迎战敌人。还有人认为脸谱是从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张庚在《戏曲艺术论》中则提出,脸谱是从民间祭祀中遗留下来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得到的启发……
  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发展进程却是缓慢的。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表演雏形为“参军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有一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官绢,君主石勒便命宫中优伶(古代艺人)编排节目,用以讽刺这个参军。参军戏由此得名”。当时的参军戏,由一人戏发展为两人戏,并在《资治通鉴》中有“弄参军……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的记载。由此可知,当时演戏时已经开始涂面化妆了。到了宋金两代发展为“杂剧”,角色由两人发展至五人,彩色涂面,揭开了丑角脸谱之先河。南方以南戏为标志,净、副净已普遍使用粉墨两色涂脸,涂面化妆技术日渐发展,揭开了净角脸谱的序幕。到了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继承了南戏传统并吸收了北杂剧的成果,在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上采用了夸张的面部化妆形式,净角脸谱应运而生。而到了清代,戏曲剧目空前丰富,题材的扩大,角色的不断增多,净行的分化等使得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脸谱的勾绘采用勾、抹、揉、破四种基本方法。其线条勾勒讲究笔锋犀利、抑扬顿挫、清晰明爽,纹理筋络生动活泼、圆润秀气。脸谱的色彩绚丽,具有象征性作用。脸谱的色彩可以体现其人物的品质、性格,起着“分忠奸,辨善恶,寓褒贬”的评议作用。通常每个脸谱均有一个主色,另外再用其他副色勾勒描绘,晕染衬托。其主色有固定寓意,一般红色表现忠勇正义极有血性男子;粉脸多表现忠正刚毅而又静穆之人;黑脸表现性格勇猛鲁莽但却诚真之人(包拯例外),水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和野心家;油白脸表现冷漠刚愎或凶狠强悍之辈;蓝脸表现桀骜不驯、刚猛又有心计的人物;绿脸表现性情暴躁而粗莽之人,大多为绿林豪强;黄脸表现残暴凶险而不外露之人;金银脸表现神佛精灵一类神话故事戏中的角色。脸谱的特定图案设计在戏曲中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生动地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功能。戏曲脸谱使表演更加栩栩如生,并能让人更好地了解剧情,在戏曲舞台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摘编自《中华国粹———戏曲脸谱艺术》)
  材料二:
  古今中外的戏剧演出都追求外部形式的美感,但外部形式的形态、手法、方法等很不相同。西方传统戏剧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写实,也就是如实表现现实中的人物。而中国的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造型艺术。
  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出现于五胡十六国时的“参军戏”。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B. 明清两代,戏曲角色不断增多,净行分化,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C. 戏曲脸谱通常都有一个主色,每个主色都有固定寓意,完全一致,没有例外。
  D. 戏曲脸谱的颜色、图案分别来源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人脸重要部位的特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身说、面具说、涂面说、民间祭祀说等说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戏曲脸谱的起源。
  B. 戏曲脸谱使表演更加栩栩如生,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剧情,在舞台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C. 西方传统戏剧塑造人物追求写实,如实反映现实中的人物,与中国古代戏曲追求的美感不同。
  D. 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和国画一样都受到“离形得似”“遗貌取神”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从戏曲的角度来讲,它(脸谱)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张庚
  B. 京剧脸谱表征人物品德的功能,反映且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用相貌识别好人坏人的特点。———栗晓枢
  C. (脸谱)颜色代表性情,象形示其本身,写意表明其特长。———张古愚
  D. (脸谱)由像真的化妆进一步为美术的化妆,有传神、写实、写意、图案、雕刻和金石气味。———齐如山
  4. 综合两则材料,请对“戏曲脸谱”下一个简要的定义。
  5. 中国古代戏曲脸谱是如何取得图案化、装饰化效果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遗产
  聂鑫森
  住在太平巷15号院的衡公度,因患肝癌,且发现时已到晚期,只活了 67岁便溘然长逝。他的妻子在五年前就已离他而去,也是因重病难愈。
  衡公度是个字画装裱匠,自家就是作坊,手艺精,生意不错。他不请工人,也不带徒弟,所有的活计都是一个人包揽。巷里人要装裱字画,他只收一点材料费,手工和技艺则从不收费。
  大家都夸赞衡公度饶有古风,只可惜他的 长公子衡正和女儿衡均都不是干这一行的。
  衡公度辞世前,给衡正和衡均各留下一份遗产,而且还带病用毛笔写了遗嘱,然后当着儿女的面一条一条地念,并加以说明,又征询他们有没有异议。衡正和衡均听得泪水横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