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00字。
问题:点燃思维的火炬
无为六洲中学 霍俊明
内容概要:把问题交给学生,让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炬,实现学生阅读态度主动性之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勤于质疑,乐与质疑,善于质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问题潜能,培养学生独立
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 提问 问题生成 问题教学
一、二份案例的比照
首先,我们来看某教师在教《祝福》一文时的教学片断:
“下面我们来整体感知全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3、作者为什么选择“我”—— 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是其它人,如鲁四老爷,四婶,短工或柳妈?
4、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的现实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请同学们看完本文后,我们通过上述四个问题的讨论来理清本文的思路。
学生们满脸沉重地翻开了书,阅读起来……
我们再看美国教学汉语文的一个片断(见《中学语文教学》方帆《我在美国教中国语文》2004年10期):
“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的作者是杨朔。大家想是看了课文再了解作者呢,还是了解作者再看课文?”
“先看课文吧。”大多数人对于新课文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那好,大家自己读课文,在小组里面把值得讨论的东西拿出来,然后我们在班里解决。时间监督员,对表,我给你们十分种。”
学生们哗哗地翻开了书,翻到课文那页,开始读起来。课文很短,大多数人不到几分钟就读完了,开始在小组里讨论起来。每一个小组的记录员也开始在电脑上记录起来。我打开新的一页,准备接收小组讨论的结果。
十分种到了,我举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