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5190字。
第三单元 9.1 屈原列传
重难点:
一、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二、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少时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馆所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主要作品:《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
三、补充资料
《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列世系、人物和史事。《史记》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代表着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鲁迅先生曾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亡走赵,赵不内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D.使于齐,顾反 齐与楚从亲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属(s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mǐ)不毕见
B.餔(pǔ)其糟 蝉蜕(tuì) 滋垢(ɡòu) 浊(zhuó)秽
C.啜(chuò)其醨 皭(jiào)然 既绌(c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