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7/5 21:46: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90字。

  第六单元 14.2 变形记(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主义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方法技巧。
  2.通过变形前后的家人的态度和主人公自己内心的变化对比,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小说主题。
  3.理解小说所揭露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现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思想和艺术手法,触发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处境的反思。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流派、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研读及对比手法的探究,学会挖掘小说的主题。
  2.认识表现主义文学“荒诞悖谬”的艺术特色及格里高尔变形的象征意义。
  难点:
  小说的写作背景与主旨理解。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学大师曹雪芹在《红楼梦》自题诗中曾言道“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用他的“荒唐言”留下了一部惊世之作,无独有偶西方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也用他的独特的体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离奇荒诞的故事——《变形记》。
  二、写作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这样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潮流催生了以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手法为特征,以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等心理特征为内容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三、作者介绍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却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
  著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其中《变形记》和《城堡》是其代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