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8 8:10: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0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930字。

  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⑴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曰《山海经》,是极其富有象征意味的。它呼唤着山川湖海的精灵和魂魄,黏附着泥土和方域。更值得珍视的是,《山海经》吉光片羽般展示了初民以神话思维所构想和理解的人间的“历史”。
  ⑵英雄神话在《山海经》中出现了,它是初民在形式中以自身的意志、力量和智慧与天地比试高低,凭借惊天动地的行为对意志、力量和智慧赋予崇高的礼赞。
  ⑶“不量力,欲追日景”是世人对于夸父的志趣和命运的一种异说。但夸父之驰名古今,完全得力于《海外北经》的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行文有囊括六合、举重若轻的气魄。夸父逐日的目的并未明言,目的就是光芒逼人地显示自我存在的逐日行为本身,他由此成为失败了的悲剧英雄,成为悲剧英雄之后,还要弃杖成林,福荫后世。在这里,一种生命的强力、意志的强力,简直是力透纸背了。
  ⑷精卫填海的故事较为单纯。《北山经》说:“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故”。鸟的形状、色彩、鸣叫,是温婉动人的,想不到其内中包含着如此不可摧折的复仇意志:“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幅画面与夸父逐日相映成趣,一者气势磅礴,一者幽邃精微。西山、东海足见其远,小鸟微木与浩瀚沧海形成强烈的反差,谱出一曲小与大相较量的意志之歌。
  ⑸原始的力之美也存在于英雄神话与战争神话相交织之中。例如,黄帝与蚩尤之战。《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大荒东经》中:“应龙处南极。”描写涉及之处,足见双方的规模之大、阵容之盛、对抗性之强、鏖战程度之激烈。这真可谓初民心目中的“立体战争”,天上地下,人、神、天象变迁相交织,以战争神话的形式显示了“天人合一”哲学的原始风貌。
  ⑹在英雄神话与战争神话相交织中,出现了堪称千古一绝的特异英雄:刑天。《海外西经》记载:“形(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庄子•应帝王》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七窍乃是人借用视听认知世界的孔道,以及通过饮食呼吸进行吐故纳新的孔道,七窍凿通,人就有知有欲,那种原始含混的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结束了。未凿七窍的“浑沌”,隐喻着某种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非文化的文化姿态。相反,刑天则在丧失首级之后,于心不甘地把面目重现于乳与脐之间,这就在无七窍的状态中重开七窍,变得有知有欲有怨有恨,从而把反抗精神的象征推向极致。二者一柔一刚,一象征哲理,一宣泄意志,显示了初民神话思维不可替代的杰出创造性。
  ⑺这就是《山海经》的永恒魅力:它以零碎片断的形态保存自己的原始性,又以宏大的方位结构思考着山川湖海间初民的同类与异类,猜想着人间的“历史”,描绘着战争与英雄,给千百年间虚构叙事以别具一格的灵感触媒。
  (摘编自杨义《<山海经>的神话思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山经》描写精卫填海的文字,展现着温婉动人与不可摧折的反差、小鸟微木与浩瀚沧海的反差、幽邃精微和气势磅礴的反差。
  B.《海外北经》中那些描写夸父的文字,注重显示其逐日行为本身,并没有明言目的,展现了其生命的意志的强力,极具悲情色彩。
  C.《大荒北经》中记载了黄帝与蚩尤间的战争,攻伐激烈,天上地下,由人至神,天象变幻,展现
  了“天人合一”哲学的真实风貌。
  D.《海外西经》中的刑天,断首后于心不甘,重开七窍,这与开凿七窍、皈依自然后的浑沌相比,更显强大的反抗精神和宣泄意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论证观点明确,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其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第三、四段用“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故事论述《山海经》蕴藏初民们的意志之歌,增强了论证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C.文章采用了总分总论证结构形式,分论时主要借用英雄神话、战争神话,论述了初民神话思维不可替代的杰出创造性。
  D.文章为讨论特异英雄刑天有知有欲和反抗精神的进取过程,借浑沌被凿七窍的例子作类比,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七窍凿通而浑沌死亡的神话是为证明人类应始终保持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姿态,切勿打破原始含混、无知无欲的状态。
  B.《山海经》中黄帝与蚩尤之战,既体现了原始的力之美,又体现了初民原始思维中的地缘观念、族群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C.《山海经》显示了民间想象的原始性与神秘感,其英雄神话寄托了初民想以自身的意志、力量和智慧与天地比试、抗衡的愿望。
  D.《山海经》集中记录了零碎的神话片段和初民的原始思维,其内容极富象征意味,给千百年间虚构叙事以别具一格的灵感触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17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称,经专家组评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这是继白暨豚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
  长江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但多年来,长江白鲟始终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