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标本兼治,谨防“坑贫”
- 资源简介:
约348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标本兼治,谨防“坑贫”
八、作文(70分)
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治标易,治本难,标本兼治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中有的人热衷治标,有的人注重治本;有的事需要先治标后治本,有的事必得先治本再治标……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1. 审题:
这是一则典型的命意型材料作文,核心话题是“标与本”,材料一共三句话,分为两层:第一句话是第一层,从大家熟知的认知入手,引导考生思考“标与本”的问题,明确“标本兼治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核心观点。第二层由两句话构成,一是从人的角度思考,一是从事的角度观察,“省略号”提供了更多的无限可能,扩大了考生思维的空间。因为前面第一句话已经明确了核心观点,所以“有的人”的做法都不是最理想的措施,当然我们就可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如何纠正;而“有的事”“标与本”谁先谁后的问题,也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先治标后治本,什么样的事必得先治本再治标,这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事情的外在客观条件等,省略号或许提供的就是有的“人和事相结合”,“标和本”也没有绝对的先后,“标和本”也许是个并行不悖的问题,等等。
2.立意:
材料中的“标”本意是指树的末梢,后来喻指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本”本意是指草木的茎或根,后来喻指事物的根本、根源;“标本兼治”指对事物的枝节和根本都加以治理。行文时对“标”、“本”和“标本兼治”的理解不能脱离这个立意。写作时应该从材料出发,谈“标本兼治”的价值、现实意义,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抒情,都应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标本兼治”的主体可以是人、社会、国家(民族),内容可以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等各个领域的内容,传递的是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理念。
参考立意:
(1)关注自身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