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拓展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850字。
元整合拓展
素材挖掘
篇目 素材主题 素材呈现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因材施教 孔子对学生言志的评论,各有其侧重点,反映出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孔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都是肯定的。哂笑子路,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委婉的态度批评子路“其言不让”。曾皙的话是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所以深受孔子的赞扬。
《齐桓晋文之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 当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对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是证明。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而如今已发展到九千多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秘密组织到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及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者绝不是偶然的。
《庖丁解牛》 熟能生巧 庄子在文中用手“触”、肩“倚”、足“履”、膝“踦”一系列动作对庖丁的解牛过程进行了描写,体现了庖丁对牛的骨骼结构十分熟悉。由果寻因,庖丁在初期的机械练习阶段,一定是解了无数的牛,才把解牛的手法练得如此精准,进而才练就精湛的技艺。可见,庖丁解牛的功夫基础在于“熟练”。技艺在反复练习中获得,熟能生巧。
《烛之武退秦师》 深明大义 面对郑伯之请,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话语间,流露出长期不被重用的委屈,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诚意和对形势的分析,让烛之武尽释前嫌,毅然受命,“夜缒而出”,说服秦伯与郑结盟。结果是,晋国悻悻退兵,郑国化险为夷。烛之武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恩怨。正因为如此,烛之武成了千古传颂的爱国志士,其深明大义的品质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鸿门宴》 团队的重要性 刘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业,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好的团队凝聚力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形成了一股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