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费》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中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22 17:24: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20字。

  《党费》新教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线索,梳理小说情节。
  2、赏析细节,分析黄新这一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和革命情怀。
  【学习过程】
  一、导入:有谁看过《党的女儿》这部电影?经典革命形象李玉梅出自根据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而成的电影。
  二、梳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思考1:速读文章,按照小说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划分结构。
  要求:
  ①大声诵读并标出段落序号。(共60段)
  ②标出重要的词语,识记字音、字形。
  ③划分结构部分,并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
  开端(1——5)“我”接受任务,负责联系地方党组织,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发展(6——29)“我”与黄新第一次见面,黄新用银洋缴党费被“我”拒收。
  高潮、结局(30——55)“我”第二次跟黄新联系,她为了保护我而牺牲,牺牲前不忘交党费。尾声(56——60),我带着黄新同志的嘱托回到了山上。
  思考2:文章标题《党费》,从文章内容看应该是黄新同志的,却是用“我”第一人称来叙述,为什么?
  明确:(第一视角的作用)
  ①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贴近读者,让人感动。开篇用我缴党费为引子,采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激发读者兴趣。
  ②用第一人称叙述,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另一方面以我的视角描写了与黄新的两次见面,串起了故事,又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突出典型的场景、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③最后通过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
  思考3:本文有多处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得极其自然,同时又节省了笔墨。
  ①小说开头交代了“我“上山之前是干侦察员的,职业敏感使然,对于人物和环境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魏政委交代黄新的耳朵边上有个黑痣,“我”凭着这一特征很容易地认出了她;②第一次见面时,黄新拿出党章和银洋要缴党费,而我没有收,敌人搜捕前,黄新又嘱咐了党证和银洋的事,“我”在黄新牺牲后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