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中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19 17:08: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80字。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感受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  掌握本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的使用,学习作者的驳论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文章的论证美和逻辑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辨析这一观点的进步性于局限性,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层次,分析反驳方法。
  教学难点  鉴赏语言的严密性;理解本文主旨,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 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段落:
  泪为心底的悲悯而流。每每孤灯夜读,总会流泪。为窦娥蒙冤流泪,为贾谊受屈流泪,为廉颇老矣流泪。痴迷于戏剧,而悲剧的结局,偏要把美好的事物撕得粉碎。因此,每到结局处,总是心中一悸,为之黯然泪下。为发了疯的李尔王流泪,为殉情而死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流泪,为因彼此误会而双双殒命的露伊斯与斐迪南而流泪对他人的不幸最大触动,莫过于潸然泪下,从那些残缺的碎片中,看到过去的褪色欢欣,怎能不为那些生命,那些美好而感伤?悲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对生之遗憾,生之残缺的深深哀叹。
  为什么悲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让我们进入卢梭的《悲悯是人的天性》。
  2. 作者简介
  卢梭(171-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她在卢梭早年的生活中扮演了保护人、朋友、情妇、精神上的母亲等多重角色。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后来开始与黛莱丝同居。对于黛莱丝,卢梭同样抱有多种复杂的感情。黛莱丝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上的婚礼。黛莱丝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