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择性必修上课件
  • 文件类型: docx, pptx
  • 资源大小: 1.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7 17:26: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1张,练习约7650字。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2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答案B
  解析庶人:指平民百姓。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由是观之        是非之心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而青于蓝
  D.自贼者也 贼其君者也
  答案D
  解析A项,这;对的,正确的。B项,不是;无。C项,到;比。D项,都是“伤害”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谓其君不能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A项,“内”同“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C.知止而后有定
  D.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B
  解析A项,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C项,止:动词作名词,目标所在,要达到的“至善”境界。D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A.义,人之正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也是省略句。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答案D
  解析“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