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背诵默专项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9 7:08: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10字。
背诵·默写专题演练 
山东  黄新
〔考点透视窗〕
背诵默写是对学生语言积累量的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理想题型。
     背诵默写的中考命题,从内容来看,以传统的名家名篇名句为重点,新增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是热点;从形式上看,除少量的选择题外,主要有这几种表现:补充续接型(如例1中的1——5)、理解识记型(例1中的6)、迁移应用型(如例1 中的7)、归类拓展型(如例1中的8)以及赏析型(如例3)、诗画结合型(例7)、综合创新型(例8)等。
  〔中考风向标〕
熟记广为传诵的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既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也能体现出个人的归纳、联想能力。因此,背诵默写越来越受到重视,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单独的背诵、默写类试题在分值和题量上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有被阅读题“兼并”的趋向。课内现代文中的主旨句、哲理句及课外名句的背默比重将加大。
选择题因不能完全看出考生的实际背诵能力会逐渐减少,明年很有可能全部“下课”;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的迁移型默写题,属于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的灵活性,大有发展空间;诗配画默写题会因为读图题的兴旺有所表现;而背默赏析型试题,则由于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会开始流行。  
〔精题立体展〕
1、(江西省,2005)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
   ①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             ,           。羌管悠悠霜满地。
   ⑥《五柳先生传》的“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             。
   ⑦“                    ,           ”前不久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
                     ,           。
       2、(黄冈实验区,2005)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3、(浙江省课改区,2005)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4.(陕西省,2005)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
   ①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徜徉,我们的心灵时时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我们钦佩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的高尚气节,我们崇尚陶渊明“              ,不汲汲于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