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兰亭集序》教案<br>
<br>
教学目标:<br>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其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br>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br>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br>
教学重点<br>
1、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br>
2、 背诵全文。<br>
教学难点<br>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br>
教学设想<br>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br>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br>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 。<br>
4、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 <br>
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br>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 <br>
趣,提高阅读水平。 <br>
教学过程<br>
一、导人新课 . <br>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 <br>
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 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 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 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br>
二、朗读 <br>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br>
癸丑 修禊 流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Sh已ng) <br>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br>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作”的句子含义。 ’ <br>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br>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 <br>
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br>
(一)记叙兰亭盛况; <br>
(二)抒发人生感慨; <br>
(三)交代作序目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