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佳教育·2020年3月湖湘名校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9 8:48: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5 总计:2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120字。

  机密 ★ 启用前
  A 佳教育•2020 年 3 月湖湘名校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
  语 文
  班级:___   _ _ 姓名:___ _ _ 准考证号:____ _ _   _
  (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3月6日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源自《周易》的“  阴阳”观念,对中国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作为两性文化的观念符号,与儒道互补的“  文化结构”相联系,而且还以一种更加潜在、更加抽象、同时也更加隐蔽的方式铸造着整个民族的“思维结构”,从而制约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  方式。
  提起“阴阳”,人们常常会归因于某种后起的学术流派,譬如战国至汉代的阴阳、五行学家;   人们又常常会联想起一些巫术、迷信的东西,例如流传至今的风水、命相之类。然而这类归因和联想都只是停留在极为表面的层次上。在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过程中,“阴阳”学说的发展确乎与阴阳五行学家的宣传与推广有关;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衍生过程中,“阴阳”观念的运用也确实导致了大量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希望透过现象而发现本质、透过迷信而发现科学的话,我们就应该看到,“阴阳”的现实基础,远比阴阳五行学派的存在更为深远;“阴阳”的学术价值,远比占卜、算卦之类的行为更加深刻。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思维结构是“阴阳”, 那么, 西方传统的思维结构则是“因果” 。在许多现代人眼里,仿佛只有“因果”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而“ 阴阳”则只能导致迷信。其实,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 思维结构”,无论“ 因果”还是“阴阳”,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它具有真理或科学的意义,而一旦超出了特定的阈限,则都有可能将真理发展为谬误、将科学演变为迷信。关于前者,康德在其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  中曾经指出,作为诸悟性范畴之一的“ 因果”,只适用于经验的“现象界”,而一旦超出了这一有限的范围,便必然会陷入一种“二律背反”的尴尬境地。不仅如此,他还承认,运用“ 因果”之类的悟性范畴,虽然可以研究包括星体运行在内的物理世界,但对于解释类似毛毛虫这样最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却无能为力。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未对“阴阳”的使用能力及适用范围做出明确的分析和科学的限定,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百病皆医的万宝囊,所以才牵强附会出许多迷信和谬误,以致于使人们对“阴阳”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产生了怀疑,这便是现代人普遍重“ 因果”而轻“阴阳”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同重“因果”的西方人一样,重“阴阳”的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曾有过惊人的建树,如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的《黄帝内经》一书就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与西医的病理学说完全不同。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之科学与文化的独特意义。
  一些敏感的西方学者已开始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例如,荣格就曾指出:“我们的科学立  基于因果论上,而我们都认为因果原理是万古不易的真理。……  然而,《易经》一书所表现的中国思想,似乎专着眼于机会率。我们认为是偶然性的,中国人却极为关心。而我们所崇  拜的因果论,他们似乎不屑一顾。”其实,荣格在这里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的确,由《易  经》所引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的思维结构与西方人大相径庭,对于西方人所奉若神明的“因果  论”我们的古人并不那么重视。然而,由《易经》所引发出来的思维结构并非“机会率”而  是“阴阳率”;因而, 中国古人所注重的不是事物发展的“偶然性”而是其“辩证性” 。
  (摘编自陈炎《文明呓语》)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一种传统观念,中国古代的“阴阳”有着极为隐蔽、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 B.作者认为阴阳五行学家和巫术、迷信对“阴阳”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C. 中国的“ 阴阳”不如西方的“因果”是因为现代人普遍重“因果”而轻“阴阳”。
  D. “阴阳”对中国古代科学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得到了西方学者荣格的认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展开分析,认为“ 阴阳”观念在中国有着重要意义。B.文章第二段将“阴阳”与“阴阳五行学派”进行对比,强调前者更有现实基础。 C.文章引述西方学者的说法来论证,有自己的理解和取舍,也有力地支撑了观点。 D.文章多次否定并分析了一些错误的看法,充分体现了这篇学术文章的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古代占卜、算卦之类的行为以及流传至今的风水、命相之类虽然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  仍是封建迷信的东西。
  B. 只有“因果”  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而“阴阳”则只能导致迷信。这种看法是某些人的一种偏见。
  C. 运用“ 阴阳”来解释类似毛毛虫这样最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可以弥补运用“因果”之类的悟性范畴的不足。
  D. 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建立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病理学说,体现了中国“阴阳”与西  方“因果”的思维区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9    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球的博物馆正出现“集体上网潮”,目前,已有 24 家博物馆入驻天猫。
  根据《报告》内容,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9 年整体规模相比2017 年增长了 3 倍。《报告》认为,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引领、文化自信、消费升级和博物馆自我转型四大动力。
  故宫今年 599 岁,颐和园 269 岁。入驻电商平台后,这些古老的博物馆们开始“逆生长”,也因此收获了更多年轻粉丝。据阿里零售平台数据,2019 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