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具体指导了学生如何进行联想。
作文指导:架起联想的桥
济南第三十七中学 王茜 wangqian372004@126.com
教学目标:1.了解联想的特点。
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
一、导入:
我国画论中,相传有“深山藏古寺”的画例。一聪明的画师画了一个老僧在山涧泉水旁担水。此画中的山涧泉水可以使人联想到“深山”的存在。老僧担水可以使人联想到“寺”的存在。老僧而不是小僧爱担水,可以联想到寺的荒破,再进一步联想到一座“古寺”的存在。
同样道理,联想在写作中也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拓宽思路,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写得更深、更新、更活。
二、什么是联想?
联想:它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它常用的有两种方式:
1、相关联想: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
2、相似联想: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
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
我们看到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事物,要尽量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丰富的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文章丰富.
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很畅通了。”
联想很像串联的灯,电通灯亮,一亮一串,形成一条链。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有感而发,“浮想联翩”,“浮想” 就是“联想”,“联翩”就是一个接一个地“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许多与之有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文章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并不是记忆仓库中没有材料,而是因为联想的“线路”没有接通。世上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许许多多个联系点,关键是要找到恰当的联系点,这就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联想的方法。
三、举例
桥是什么?从一座桥,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明确:
1、相关联想
故乡的桥:乡情。
赵州桥: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桥为山水增色,《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拱桥,颐和园的17孔桥,江南的秀美小桥,联想点是美丽的姿态。由桥想到建桥的人,由此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卢沟桥:桥上的古狮,曾领略了战地烽烟,看到它,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桥是历史的见证,联想点就是在这座桥上发生的“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