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60字。
李清照词二首 教学参考
李清照词二首
一、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诗词文都写得很好,可惜诗文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她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她的词,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二、课文简析
鹧鸪天·桂花
1.写作背景简介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主旨)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