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词七首》<br>
安徽省滁州中学<br>
学习重点:掌握词的发展过程,认识词的两大流派以及它们的不同特点。<br>
了解不同作者的风格,学会对词的鉴赏和词的体例区别。<br>
《虞美人》<br>
1.李煜<br>
李煜(937~978),字重光,继承其父李璟为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在位十五年,政事不修耽于享乐。国亡,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由于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他的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反映的只是帝王的荒淫,颓废生活。后期写的都是一些抒发个人的亡国之恨。在艺术上,他的词直抒胸臆,不事雕饰,用词准确。行动如画,风貌天然。<br>
《虞美人》是他的后期作品,相传是李后主在生日(七月七日)在寓所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听后大怒,命人赐牵机药毒死了他,这也是李后主的绝笔词。<br>
2.集体朗诵全诗,了解意境。<br>
3.找出诗中情景交融的句子,看看词是怎样把眼前之景和对往事的回忆结合在一起的。<br>
4.春花秋月是美景,而作者对它有什么样的感觉?<br>
5.鉴赏本词<br>
这首词作者以通篇回答的形式描绘了词人的心里活动。开头两句:年年花开,月月月圆,你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作者在这里厌弃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其感情的极度悲苦之可见。而这种情感又是从何而来,下一句我们就见其端倪,原来是往事造成的,“往事知多少”以前他是一国之君而现在什么也不是,成了人家的阶下囚。“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的“又”表明了自己成了阶下囚已一年了,可是故国已不堪回首了,已成了别人的领地了。在这个月明这夜,他这个亡国之君,倚楼远望,多少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下子都涌到了心头。这个良辰美景,自己的现实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怎能不让他产生这种的心情。<br>
下片把过去和现实进行对照,一方面是雕栏玉砌,另一方面是朱颜改。如此的现实,怎么能不让自己为之黯然泣下,而这种忧愁又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他的忧愁之深,恰似一江滚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