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全科试题(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八年级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7/28 21:38: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全科)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39.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41.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40.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38.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37.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36.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人教新目标版20180502435.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02434.doc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 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行(xíng)辈    归省(shěng)  絮(xù)叨      挑衅(xìn)
  B.亢(kǎng)奋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jīn)旗
  C.踊(yǒng)跃    踱(dù)步     家眷(juàn)    脸颊(xiá)
  D.欺侮(wǔ)      蓬(péng)勃   耳畔(pàn)     战栗(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霄  大抵  宽慰  嘱咐
  B.松懈  过隐  懒惰  回驳
  C.撺掇  糜子  慨叹  蓦然
  D.褪色  朦胧  躁热  斡旋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 项是(    )(2分)
  A.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 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人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6.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 《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7.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1个进行仿写,(2分)
  例句:春 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