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教案:阅读世界名著,提高文学素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00字。
阅读指导教案:阅读世界名著 提高文学素养
教案说明:
没有版本,没有单元,如今的高考,无论是语基还是作文,对考生的知识面、文学素养等的要求都与日俱增,从去年我省的作文题就可见一斑。根据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特拟如下教案,学生该补补了。
(一) 教学目的
1、 明确阅读一定数量名著的重要性。
2、 举十部世界名著作为阅读的切入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对十部名著的全方位介绍,尤其是版本问题。
2、 难点: 阅读外国名著时的一些方法技巧。
(三)课时安排 6课时
(四)教学内容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
教育部曾规定中学生课外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世界名著,谁能说出几个?(生答)不错,诸如《悲惨世界》等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著,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要有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知识储备,而今天开始,我们要提及的名著,先只界定为外国文学名著。
2、分析: 怎么读?
首先,耐心是前提。
阅读作品,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年代,环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阅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如《红与黑》,一个环境是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前夕,写于1829年,而成书时间是1831年,如果不联系当时时代背景,像1814年法国波旁王朝 第二次复辟后的社会矛盾冲突的话,很多内容你便无从理解。所以在阅读名著前首先还是要对名著所提及的背景进行必要了解;其次是人名的问题,老外的名字又长又拗口,尤其是苏俄文学。如《罪与罚》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怎么办?一个字,忍! 先忍耐三十到四十页再说,过了这个“坎”,就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趣味。
(问)权威与自我感觉孰重???
(明确)都重。但两者有矛盾时,选择“自我”感觉。
一些名著公认地位极高,艺术成就也高,但自己就是“不来电”,怎么办?是自己水平有限?不全是,不要过分怀疑自己,不喜欢主要是和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经历有关。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福楼拜、雨果就不喜欢司汤达,托尔斯泰也不喜欢莎士比亚。包括获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一开始也被数次退稿,最后被人民文学社一眼相中。名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凡夫俗子。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想攻破,那就要先去了解一些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