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试题(打包10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浙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17 22:3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试题(打包10套)浙教版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数与式试题浙教版09257.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八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试题浙教版09248.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代数式试题浙教版09249.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九图形的变换与四边形试题浙教版09250.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六统计与概率试题浙教版09251.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七图形的初步认识试题浙教版09252.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试题浙教版09253.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十圆试题浙教版09254.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四方程与方程组试题浙教版09255.doc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五函数试题浙教版09256.doc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全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解答有关综合题。
  (3)培养学生的转化、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难点是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①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④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
  ⑤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⑥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知识点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和外心、内心
  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②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④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知识点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⑤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
  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数与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 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2)理解:能描述对象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4)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 特定的数学任务。
  二 知识要点
  1.实数的有关概念
  (1)实数分类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解题中需考虑数的取值范围时,常常用到这种分类方法。特别要注意0是自然数。
  (2)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是数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4)相反数、倒数
  相反数以及倒数都是成对出现的,零的相反数是零,零没有倒数。“任意一对相反数的和是零”和“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的特性常作为计算与变形的技巧。
  (5)三种非负数
  形式的数都表示非负数。“几个非负数的和(积)仍是非负数”与“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定每个非负数都同时为零”的结论常用于化简求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