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初振”的初唐诗》ppt7(课件+试题,打包13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1.7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4 22:2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9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课件试题)(打包13套)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春江花月夜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春江花月夜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235.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4.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236.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从军行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5.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从军行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237.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238.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检测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8.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240.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滕王阁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37.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滕王阁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239.ppt

  春江花月夜
  一、诗人名片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名扬京都。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现存诗仅《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二首。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使他在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二、诗词故事
  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浮沉录
  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在今天已家喻户晓,但是,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
  明代嘉靖时期(16世纪中叶),李攀龙的《古今诗删》选存此诗,可以说是张若虚及其杰作在文坛的命运的转折点。随着“初唐四杰”的地位与作品被重新评估和重视,这篇属于这个流派的杰作开始闪耀其耀眼的光辉。(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三、文题背景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
  ……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一、诗人名片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活动年代主要在武则天时期,比“四杰”中的王、杨还略晚一些。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十八岁始发愤读书,博览群书。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相处不合。后解职还乡,被受武三思指使的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他渴望乘时代风云而大展宏图,却重蹈了具有诗人气质的慷慨之士在官场中难以逃脱的厄运,陷没于险要的政治漩涡。有《陈伯玉集》。
  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二、诗词故事
  碎琴求名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乐此者。”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扬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宜其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遍送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郡。(《唐诗纪事》)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诗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四言诗:出现最早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如白居易《长恨歌》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