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ppt6(课件试题,打包15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6.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4 14:42: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课件试题)(打包15套)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整合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82.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安定城楼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75.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安定城楼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85.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长安晚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80.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长安晚秋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90.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7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86.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77.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87.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商山早行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78.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商山早行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88.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7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89.ppt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检测六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8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整合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712221191.ppt

  安定城楼
  一、诗人名片
  李商隐为晚唐大家,以他为代表,开辟了唐诗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的新的诗歌天地,其诗语言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意境深邃朦胧。但因用典太多,有意旨隐晦之病。诗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爱情,去写女性。其次,咏史诗也较为突出。
  二、诗词故事
  李商隐的“粉丝”——白居易
  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李就将他的小名取名为“白老”。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失望。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话: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成心让“老白”难堪吗?[(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
  三、文题背景
  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早有文名,但无意中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而无法自拔,这就决定了他一生中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幕府,苦闷感伤而终的结局。《安定城楼》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26岁。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府,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这里,有胸襟的自白,也有对朋党的鞭
  ……
  寄扬州韩绰判官
  一、诗人名片
  杜牧是晚唐大家,诗、赋、古文均擅长,书画也精。他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以七绝最为人称道,诗写得感慨深切,情辞新秀,其次是七律。他的咏史怀古诗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诗受杜甫、韩愈影响较深。总体上说,杜诗是以明丽的意象和俊逸的风骨,加上他特有的历史感所形成的诗的深远开阔的视野,构成了一种特殊境界。与李商隐齐名,也称“小李杜”。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二、诗词故事
  十年一觉扬州梦
  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镇守扬州时,辟杜牧为掌书记。杜牧在扬州颇好游宴,纵情声色。当他接到任命调离扬州时,他的幕主牛僧孺给他饯行。席间,牛僧孺取出一个大盒子,交给杜牧。杜牧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牛之手下关于杜牧行踪的报告,写着:“某年某日,杜书记在某处宴饮(或在某妓院歇宿)。”杜牧看了,很是惭愧。牛僧孺劝他不要因为生活小节而影响将来的事业。杜牧听了,很是感激。离开扬州,写下了《遣怀》诗以纪念扬州生活: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三、文题背景
  杜牧于大和七年至九年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做推官,后转为掌书记。《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作于他离开江南以后。扬州之盛,历代诗人们为它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韩绰是杜牧友情笃深的好友,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杜牧擅长绝句,常能用这类小诗写景抒情,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表达真挚的情思和深邃的意境。这首七言绝句,正是诗人用他那爽朗、峭拔、俊丽的语言,抒发了对旧日扬州和故友的思念之情。诗写得情真韵美。
  二、悟读,诗情画境
  “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扬州,“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时节。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总会有些人,有些爱,是生命的阻滞,一生也无法翻越。风流多情的杜牧,还有貌比潘安的韩绰,于明月下的二十四桥,夜夜欢歌,也留下了几多让女子断肠的诗篇。
  三、品读,鉴赏评析
  ……
  专题六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绝 句
  绝句在唐及以后的古代诗歌中是一种使用频繁的格律诗体,特别在唐代诗歌中与律诗一并成为唐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最充分地显示了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其句式短小、自由灵活也被后代的历代文人喜爱。
  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它也叫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只是它不像律诗那样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绝句也是高考命题者常选的诗歌鉴赏体裁。要把握这种诗体,最主要的是把握它的结构。绝句的一般结构为起承转合。第一句叫起,开启下文;第二句叫承,接着第一句展开;第三句叫转,转移内容或手法;第四句叫合,总结全文。其中,“转”是绝句中最见写作者功力和诗体特征的一部分。这个“转折”,可以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前两句不同,也可以在前两句写景的基础上转为写情,也可以在写作手法上与前两句不同。而结句,则是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的重要部分,可谓绝句中的主笔,它一般为卒章显志,总结全诗,有时开辟诗的新境界。
  杜牧被称为“晚唐绝句大家”,他的写景和咏史绝句写得相当出色。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来这些绝句读读,会加深对绝句这种诗体的结构的认识。
  登临诗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古人登山、登台、登楼的记载。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在原始居民的观念中,高山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因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后来,登临行为的这种宗教意义逐渐褪去,与文学的关系倒日益紧密起来。翻开《唐诗宋词选读》,其中收录的古代作家描写登临的作品俯拾即是。写景则美丽多姿,且意境雄浑,有囊括天地之感;抒情则豪情满怀,如滚滚江水,虽逾越千年仍能撼人心魄,引起人的共鸣。
  当作家登临高处时,便获得了一个居高临下、俯视山川的特殊视角。他能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自然、人文景象,看到他平时看不到的各种各样的景观态势,写出这些景观别具一格的风貌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都出在登临之作中。如崔颢题黄鹤楼的绝唱“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都是与登临所拥有的特殊视角,所获得的特殊美感分不开的。诚如古人所云: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
  登高临远不仅使作品描写的形象更为生动,同时,登临所见的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能使作品的艺术境界壮阔雄浑。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楼》,颔联描述了山河的壮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凭楼远眺,锦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