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1 21:18: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700字。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
台州中学  方青稚
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的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的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需要理由。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请同学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999年高考题)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选D,诗中的“我”当然也比喻着、象征着、指代着自己。

这首诗在我们第五册哪课书中出现?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这首诗的形象(意象)核心是什么?作者借这只鸟表现什么思想感情?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得很清楚——诗人借这只鸟的形象来表达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情怀。
北大教授、文学理论家谢冕用这个例子想表明什么观点?
(1932年1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复员并考入北大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先后研究过郭沫若、臧克家等诗人,著有《和新中国一起歌唱》,1980年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主要著作是《谢冕文学评论选》(1986年出版)。)
表达的观点在原文第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