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6710字。
课题: 如何快速审题
课时:二课时
备课老师:朱继淼
教学目标:1、学会快速审题
2、学用冰糖葫芦串式的作文结构
3、学会感受美好
4、训练用文字表达感受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快速审题
2、学用冰糖葫芦串式的作文结构
教学难点:1、学会感受美好
2、训练用文字表达感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话题作文“淡化审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展示才情的舞台。但“淡化审题”更应认真审题,不可信马由缰。因为,对话题作文“三自政策”的片面理解以及考生的“自由发挥”极易造成跑题、偏题等失误。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审准题目呢?
二、 展示课题:如何快速审题
三、 学习谈论,体会提高:
1.重视概念的内涵。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成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忽视了概念内涵就有走题之虞,如以“热”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就不能将“热”理解为“热情”、“热心”等。如果错误理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了。
2.重视背景语的指向.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章内在文脉的贯通。
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涵,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审读背景语,我们会发现,要求我们写的“哲理”应是矛盾对立的双方。
3.重视提示语的暗示。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故事发生,之后社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以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