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br>
<br>
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案<br>
祝 福<br>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 夏永<br>
一、 素质教育目标<br>
(一)、知识教育点<br>
1、 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br>
2、 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br>
(二)、能力训练点<br>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br>
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br>
(三)、德育渗透点<br>
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br>
二、 重、难点<br>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br>
三、 课时安排<br>
2课时<br>
四、 学生活动设计<br>
1、 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br>
2、 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br>
第一课时<br>
教学内容和过程<br>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br>
1、 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br>
关于《呐喊》和《彷徨》<br>
2、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br>
(1)序幕 写祝福景象<br>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br>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br>
发展 祥林嫂初卖改嫁<br>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br>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br>
3、 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br>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br>
再到鲁镇,情况怎样?<br>
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br>
4、 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br>
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br>
二、总结与引申<br>
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br>
三、作业布置<br>
思考:究竟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br>
四、板书设计<br>
情节特点:倒叙<br>
人物命运:祥林嫂善良能干,却一步步被逼向死亡。<br>
第二课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