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字。
祝福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李老师:刚才我们听课的老师关于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错的字,刚才纤云应该读什么?
学生:纤。
李老师:刚才还有炮烙。好,我们接着来交流。我们请李文思谈一谈。
李文思:我读出了讽刺。我觉得写法上是鲁迅一贯的晦涩,他揭示和批评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或者身边的人形成的,他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李老师:所谓不幸,是他自己愿意做但是做不到。那这叫什么?
李文思:悲哀。
黄咏:我总觉得祝福之前与读之后的感受,读之前我想文章肯定写得很幸福的事情。
李老师:打断一下,这里的祝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名词。
李老师:
黄咏:我觉得祥林嫂真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人,但在社会里却被那些人嘲笑,对祥林嫂来说十分的不值,我很同情他。
李老师:刚才你谈到祝福,我就在想,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的。那么鲁迅用祝福做标题和那有没有联系?
学生:有、
李老师:就是说,这一切事件的背景是在祝福的背景下发生的。到年底这么一个背景,还有没有联系?祥林嫂很多不幸的遭遇,他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都和祝福有关,祝福时他想做这做那,人家不要他做。
朱雅兰:我读了很难过,还有一些疑惑。难过的是他很悲惨,他自己的孩子死了--
李老师: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读到这儿都会难过。
朱雅兰:虽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和他一样的难过。但是我觉得第一次难过也不对劲,文章说“满足地去了”,这不是真的悲哀,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但她非常勤快,第12页,四叔还是用了一句话,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我在想,她没有对不起大家,为什么要说不干不净呢?还有第13页形容柳妈是一个善女人,但是我觉得一个善女人是不会去吓别人的。
李老师:我们给她鼓掌,她不杀生,但是杀了周围的人。
晓梅:我觉得他本意是无意的,不能说他本人是有意的。
李老师:对,这就是鲁迅深刻的地方。我没说你们就想到了,你们以后可以做鲁迅研究专家。
王兰兰:我读出的是惆怅,在那时,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就没有同情吗?许多人嘲讽,包括主人家都用这样一种看电影的心态看她,还有她的婆婆把她弄回去,完全把他当牲畜买卖产。
王卓:我觉得特别孤独,仿佛有一个很大的箱子,把所有的人装进去,然后那些人又造了一个箱子,把祥林嫂装进去。
李老师:比喻得非常好,那个箱子是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谁不接受,谁就是另类
王兰兰:祥林嫂被接纳,有片刻的高兴,后来孩子死了,大家看笑话,她可以不理会他们,但他很想找个人倾诉,他看到一个小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人理解她,大家都在排斥她。大家并没有想,你的孩子死了,你很难过。
李老师:那些人,你们也是母亲呀。
王兰兰:后来与柳妈聊,感觉到柳妈仿佛是关心她,后来看到柳妈的眼神,就想到柳妈可能提到他伤心的事情。后来她听了柳妈的话,拿了那么多钱去捐门槛,她很希望大家体谅她,她不是一个肮脏的人,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之所以最后祥林嫂变成那样的人,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不了解她,她彻底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