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5 22: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来主义教案<br>
鲁迅 <br>
<br>
备课:余幽趣 <br>
<br>
  <br>
<br>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 <br>
<br>
2、赏析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文风。 <br>
<br>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br>
<br>
教学辅助手段:用Author?/FONT>ware、Photo?/FONT>shop和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课件,在多媒体 课室通过PowerPoint演示(第二课时)  <br>
<br>
教学时间:两课时 <br>
<br>
  <br>
<br>
第一课时 <br>
<br>
总:通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比较熟悉,并初步思考文章思想内容。初步分析因果论证的方法。 <br>
<br>
方式:提出思考练习题,学生自己阅读、预习、解答问题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br>
<br>
  <br>
<br>
全文结构: <br>
<br>
课文可分三部分。 <br>
<br>
第一部分(1?/FONT>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br>
<br>
2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br>
3、4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br>
<br>
第二部分(5?/FONT>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br>
<br>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