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装在套子里的人<br>
课堂教学设计<br>
一、教学目标<br>
(一)使学生对别里科夫的形象引起憎恶,从而痛恨一切反对进步、畏惧改革的习惯势力。<br>
(二)使学生学会运用讽刺手法来刻画揭露丑恶事物的表现手法。<br>
二、难点、重点分析<br>
(一)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br>
分析:<br>
(1)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br>
作者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活动的那个小城镇实际上就是当时俄国社会的缩影。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他生活在知识界,起到了沙皇的警察密探所起不到的作用,是反动知识分子的典型。作者能抓住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简练、鲜明、夸张而又合理地进行描述,因此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是别里科夫的外表特征。在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面前,一方面恐惧、憎恶,用各种防身的套子把自己包起来,逃避现实;一方面千方百计地进行挣扎,不时地从“套子”里钻出来,去干预现实,辖制别人,以维护“体统”,防“乱子”,是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典型的套子式论调。别里科夫形象的深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