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年高考冲刺语文学科试题选编(一)
- 资源简介:
共16题,约12500字。
2017年高考冲刺语文学科试题选编(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7南京三模】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A.疏柳映新塘 B.潮平路带沙
C.花开水上槎 D.胡霜拂剑花
【参考答案】C
【评讲建议】形式上,受律诗格式的限制:一是中间两联对仗的要求,二是押韵的要求;内容上,要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一致。
【选题意图】近年来连续考古诗文中的修辞,本题是热点延续。这道题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懂得对偶,需要一点律诗的知识,还需要一些语法的素养。
2.高中毕业之际,同学们书写赠言相互激励,下列各项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2017南通三调】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C.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答案】B (解析:ACD三项适合作为临别赠言勉励对方。B项不能表达同学毕业时惜别或勉励的感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这样患难与共固然仁慈守义,但比不上湖水涨满时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来的悠闲自在。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的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评讲建议】审清题干的情境要求:“毕业”“激励”。
【选题意图】本题旧中有新,既考查诗句的恰当引用,又结合了语言实际运用的得体。
3.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7南通三调】
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
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
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
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
【参考答案】A(只有近三成的网民认为网络红包基本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的概括不正确。)
【评讲建议】可以联系其他几种常见图形,让学生学会把握统计图的主要信息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恰当的结论。
【选题意图】非连续性文本是常考的热点,每隔一两年考一次,而统计图江苏还未考过,值得关注。
二、文言文阅读【2016年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