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7 12:40: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5160字。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内容简析
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山川”,着重领略和要求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吟哦讽诵”,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会学生从反复吟诵中,了解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蕴的人文内涵。并且能从吟诵中品味文章的神气、写作上的妙处,领会到写景散文的一般思路。进而参与“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写作。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鼎湖山听泉》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学习在“吟哦讽诵”中注意作者感情嬗变的历程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的同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下这位被称赞为“在整个世界文学中,未必能找到与他并驾齐驱的作家”的前苏联作家的作品风格,并再选择一些他的作品来加深学生的感受。《飞红摘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则重点学习写景角度的选择与转换及材料的整理和运用,为写作做好准备。
创意说明
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
单元活动目标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
3、掌握“吟哦讽诵”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
4、学会合作探究和写作,能从各个渠道收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5、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和民情。
单元活动时间     共20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  3课时   《鼎湖山听泉》          3课时
《林中小溪》及同作者散文     2课时   《飞红摘翠记黄山》      1课时
《画山绣水》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气象物候                     5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3课时
活动过程
第 一 课 时
探讨学法·拟定计划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总结回顾
1、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你有哪些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2、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
我们在课本上学到了哪些方法?(组织交流)
二、共同走进九年级(上)语文
1、指导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本学期的语文课本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过去会有什么不同?
2、布置任务:制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要求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阅读同题材、体裁的作品,和文学名著)
3、组织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讨论

思考,讨论,发表各自观点

浏览课文、目录

制订计划

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整体把握·商榷内容
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
一、初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能简要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各自然风景的特点)
二、组织交流指导学生浏览课文
三、指导阅读《综合学习与探究》了解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并能提出新的问题。
四、组成学习小组:1、分工收集资料。2、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朗读课文

交流

阅读
分组学习、讨论、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