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500字。
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 刘新和 审题人 金丽萍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浮(fuó ) 绮丽(qǐ ) 拙劣(zhuō ) 追溯(shuò)
B寥廓(kuò) 发酵(jiào) 粗糙(cāo ) 慰藉(jiè )
C颤动(chàn) 宁谧(bì ) 朦胧(móng) 恪守(kè )
D苑囿(yǒu) 期年(jī ) 劝说(shuì ) 膏腴(yí )
2.下列词语书写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沧桑 浸蚀 虚无缥缈 恒古未有
B溶解 绸密 艰贞不屈 招摇撞骗
C绚烂 申吟 专心致志 座卧难宁
D遒劲 绿荫 残羹冷炙 游目骋怀
3.填入下列文字空缺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 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 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 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 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4.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B 如果任凭腐败之风蔓延下去,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后果不可思议。
C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 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无精打采。
5.下列句子表达清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班主任几天来的教育,终于使王小强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加以改正。
B一些重点中学不但开设了多媒体教学实验课,而且有的普通中学也开始了这方面实验。
C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看到今天的成绩,我认识到这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对我的辛勤培养造成的。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说“诗言志”。朗读、背诵这两首词,说说这两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B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 “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C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D由于作家的人格与感情的作用,散文的笔调又总是充溢着一种浓厚而独特的情韵和气氛,颇有“如苏子瞻凤翔寺观王摩诘壁上画僧,残灯耿然,踽踽欲动”的意境(张岱《跋寓山注二则》)。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7.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写出了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倍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作家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